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周三收盤縮量小升,中間價則大漲逾300點創近三個月新高。交易員稱,美國考慮減征對中國商品已加關稅訊息提振人民幣升破7元關口,不過隨著市場重回理性,結購匯力量相互角逐短期或令匯價在7元附近盤整,下一波大幅走升還需更多實質性利好落地。
他們并指出,中美談判前景預期樂觀客盤結匯較多,不過不少市場參與者或會擇機逢低購匯以減少前期損失,人民幣面臨一定賣壓;當前離岸美元/人民幣一周和一個月的期權隱含波動率走升,也意味著市場對未來匯價走勢存在分歧。
當然,中美貿易談判仍是匯市的關鍵影響因素,如果美國能取消部分加征的關稅,人民幣或可能再上一臺階,不過中美談判仍有一定不確定性,應避免單邊押注。
“下午購匯比較多,所以(美元/)人民幣在7元上方呆了一陣,不過從客盤情況來看,總體還是偏結匯,因為中美談判前景較好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出來了。”一中資行交易員稱。
該交易員并表示,近期人民幣會在7附近整固,接下來怎么走市場還有分歧,這從走升的短期限隱含期權波動率就可以看出。
“可能還會在7的位置爭奪下,...如果協議真能落地,會再有一波力量推動一下,可能就看到6.95了,如果有變數,人民幣會有一定的壓力,”該交易員稱。
瑞穗銀行最新報告稱,展望未來7元不再是關鍵阻力位,不過由于許多在8月人民幣大跌中虧損的參與者會選擇逢低購匯減少損失,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人民幣的賣壓;需關注6.98元關口,破了之后可能會考驗6.95元水平。
“盡管人民幣近期已經大幅升值,但考慮到市場對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的樂觀預期,習特會前建議繼續賣出美元/人民幣。”報告稱。
另一中資行交易員則認為,從近期表現看,人民幣短期仍有一定升幅,匯價調整之后仍可尋機結匯。
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稱,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基本反應在市場中,“目前最大的變量就是美國是否會取消部分關稅,如果取消部分關稅,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,因為過去一年半,人民幣走勢基本是跟著有效關稅變化的。”
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霍穎勵周三表示,中國的股票債券都納入了國際指數,在當前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已經達到150-160個基點的環境下,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,預計今后還會有更多的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。
全球匯市方面,美元兌主要貨幣周三持穩,因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希望增強,而且美國經濟展望改善。
“市場現在希望確認是否會有一個地點,來簽署這個(第一階段)協議,”荷蘭合作銀行駐倫敦資深外匯策略師Jane Foley表示,“匯價已經消化了很多好消息,除非有更多好消息,否則可能將有一點失望情緒。”
以下為今日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、中間價,以及離岸市場人民幣的主要報價: